9月9日18:00在园区举行迎中秋“花好月圆 情满中秋”活动,全体员工领导的积极参与,快乐烧烤,大家其乐无穷,尽兴而归。

烤羊肉串啦,新鲜的羊肉串!

一边烤一边吃!美味!

好热闹!

专业人士出手,金灿灿的,口水流了一地有木有!

美食当前,我顺便也给各位讲讲中秋节的历史:
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,它与春节、清明、端午、重阳并列为我国民间传统的“五大节日”。中秋夜,天蓝气爽,花好月圆,是家人团聚的佳期良辰,品月饼,赏明月。谈天说地,共享天伦之乐。
中秋节的来历,由于地区不同,说法也不一样,古籍中记载的,也不尽一致。但有根据有说法,主要是下述三个:
“祭月说”——据《荆楚岁时记》记述:中秋的来历,可追溯至五代,那时国君提倡祭太阳和月亮两种:祭太阳,是在春天的早晨,祭月亮,是在秋天晚上。夏历八月十五月亮最圆,故定此时为祭月,历代帝王沿袭了这个传统。八月十五,又是夏历秋季中间的一天,故称为“中秋节”。
“纪念说”——据《龙城录》记述:中秋(八月十五)这天晚上,唐明皇李隆基与罗公远(一说申天师)飞上了月官,一进门就感到寒气逼人,走进广寒清虚之府后,见嫦娥十余人穿白衣,乘白鸾,舞于桂树之下,乐音清丽动人。回到人间后,根据记忆,编制了《霓裳羽衣曲》,唐明皇为了记住这有意义的一天,每年八月十五“常月留念”,相沿成俗。
“神话说”——据《文选》载:“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,遂奔月为月精。”奔月的时间在八月十五,故人们不约而同地在此夜摆上供桌,遥寄美丽、善良的嫦娥,年年如此,代代相传……
由于中秋圆月皎洁晶莹,团团似镜,人们把它当作幸福美满的象征。将其生发开来,于是出现许多中秋月的故事:诸如《仙释传奇》所记的《文箫驾彩鸾》,唐人传奇和唐宋诗话中所记的《狂周生玩月》、《李太白捉月》等。
不管哪个说法,中秋节能在民间长久广泛地流传,还有另外一个因素,就是中秋时节正是农民秋收前后,此时树上的果子红了,地里的庄稼熟了。你瞧,秋收的“秋”字,不就是表明“禾”(庄稼如高梁)已呈“火”红色了吗?为了庆贺辛勤劳动换来的丰收,平时各忙各的人,就选择在中秋晚上,准备了一些瓜果、酒菜、月饼之类,一家人团聚在一起,吃喝谈笑,共赏明月,逐渐成为一个舒畅欢乐的佳节。所以中秋节也叫“团圆节”。